“时间过得还真快。”大亚湾东升小学的教导主任陈人雄有点不敢相信地笑了,不经意间,他在这个岛上就已守望了23年。23年间,东升小学的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老师走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他依然坚守。
海岛教书生活成美好回忆
东升小学是大亚湾澳头第一小学的一个教学点,位于四面环海的东升岛。9月6日,教师节前夕,陈人雄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但这次他特意在镜子前拢了拢头发。“今天‘孩子’们要回学校看看,我这个‘长辈’得弄得精神点。” 陈人雄口中的“孩子”便是刚刚转到岸上教书的年轻教师刘娅和刘翠凤。
临近中午,刘娅回来了,这个来自山东的姑娘一上岛,便拉着陈人雄,开始向“长辈”汇报最近的生活状态。
“亲,你终于回来啦!”随着一声清脆的嗓音,刚上完课的钟文学风风火火地跑回了办公室,给了好姐妹刘娅一个大大的拥抱。
去年9月,刚毕业的钟文学与刘娅一起进入东升小学当教师。一年后,期望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刘娅如愿上岸,调入澳头一小教书,“因为岛上缺老师”,钟文学则选择了留下。
“我其实挺怀念在岛上和你们一起教书的日子。”刘娅拉着钟文学的手说。当她再次回到岛上,突然发现那些曾经觉得很单调的日子竟是最美好的回忆。
姐妹接力支教渔村
刘飞梦面朝大海,深吸了一口气,抱着教案走进了教室。她是新老师,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她将在海岛上教孩子们英语和数学。
这是她上岛的第三天,生活和工作还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对于新老师,孩子们也不是很习惯:“报告老师,以前给我们上课的刘老师不是这样教的。”孩子们口中的刘老师就是刘翠凤,是刘飞梦的亲姐姐。
大学一毕业,刘翠凤就到了海岛教书,这一教,就是两年。海岛的生活平淡闲适,学生乖巧听话。可是,刘翠凤还是决定离开海岛,去外面闯一闯。
“暑假里,孩子们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刘老师,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童音清脆,可刘翠凤听了直想哭。海岛的老师本来就少,自己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每次接完电话,刘翠凤都忧心忡忡。“刚好那时候,刚大学毕业的妹妹在找工作。她也是师范专业,我就想,能不能让她去接替我。”
“姐姐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海岛和孩子们的故事,她叫我好好干,海岛的教学经历是宝贵的财富。”原本打算去大城市找工作的刘飞梦,在刘翠凤的劝说下,重新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刘飞梦发现,海岛的生活并非之前想象的那么枯燥,她很快找到了新的乐趣。
小妹妹变身“大管家”
傍晚时分,刘翠凤终于赶回了学校。“凤姐到了,咱们这个‘大家庭’终于齐人了。”钟文学开心地说。
为了庆祝这一开心的时刻,大家决定去二楼的电脑室唱卡拉OK,这曾是他们在岛上最喜欢的娱乐项目。这所谓的卡拉OK,是老师们用简易的音响设备连接电脑而制成的。
“再回首,背影已远走……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温暖我……”一首《再回首》,彼此熟悉的面容一如从前。
“在这个大家庭里,凤姐是生活大管家,平日里负责大伙儿的大小琐事,而自己一直是被照顾的小妹妹。现在,我应该接替凤姐的角色。虽然能力不如她,但是我愿意去做。”钟文学说。
回家的飞艇到了,陈人雄一一锁上各课室的门。落日余晖透进窗户,照在办公室的黑板上,几个漂亮的隶体字——“支教东升 献身海岛”依稀可见,字体的下方,几只船劈波斩浪,默默前行。这是上几批一位擅长书法的老师写的、画的。时间久了,字体淡了,老师们就拿粉笔描深一点。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人走了,又有人来了,“支教东升 献身海岛”虽然淡淡地被描在黑板上,却深深地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