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已确认有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广东贸易发达,几乎囊括了上述生物,每年还在以2个品种的速度在增加。其中彪悍的红火蚁,就是其中一害。广州城区多处大型市政工程已经发现红火蚁入侵的迹象,如何对付这种外来生物?广东省农科院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室培养观察,发现这种蚁类爱吃薯条、下午3点最活跃等特性,为消灭这种生物提供了很多帮助。
广园路灭蚁大战打了一年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广东最早是2005年在吴川发现,现已在广东各地扩散。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吕利华博士的研究调查发现,红火蚁酷爱苗木、草皮。他和学生在广州市调查过,只要是近年来完工的大型市政工程,特别是铺草皮、栽种苗木的,都能找到红火蚁的踪迹。
红火蚁“自卫”时会咬人,上颚夹住你的皮肤,尾巴弯过来,用尾针扎人,毒液中的生物碱会导致发痒、刺痛、化脓。论胃口,它是多食性动物,种子、幼芽、蚯蚓、昆虫等,来者不拒,甚至还爬入电线开关箱破坏,直接导致其短路。为了它,省政府还专门拟了一份应急预案。
2010年,植保所忙于研究红火蚁,冷不防它就钻到了广州市的园林绿化和主要公路绿化带,也入侵了广园路。研究人员判定可能是由苗木携带而来。他们通过“两步法”,先投放饵剂,2- 4周后再对剩余的可见蚁巢进行灌巢。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在广园路边的一个苗木场消灭掉它们。
爱搬液体食物专家研发新饵剂
为了研究红火蚁的习性,省农科院植保所实验室内饲养了大量的红火蚁。红火蚁被放在一个白色盒内,在内壁涂上“润滑剂”,以防它攀爬。一个大盒内密密麻麻都是移动的红火蚁,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不能近观。吕利华博士稍作观察,就能从中抓取蚁后。他和学生观察红火蚁的生活节律后发现,它也有生物钟,午后三点左右活动最频繁,这个时候投放饵料的效果可能更好。饵剂毒害的不只是红火蚁,科学家们还在试图研制出红火蚁爱吃其他蚁类不爱吃的食物。
研究人员在田间还做过调查,观察红火蚁搬的液体食物多,还是固体多。调查显示,约40%会叼吸液体食物,仅10%会叼固体食物。植保所已研发出液体饵剂,使用在公园、高尔夫球场等地方,以防固体饵剂在淋雨后失效。或是将药盒埋在地里,让红火蚁去取食。他们还发现,红火蚁的尸体并非胡乱摆放,而是被工蚁搬运后堆砌在蚁巢附近,这是题外话。
吕利华曾在吴川看过近一米高的蚁巢,估计存活已有四五年。不过,小蚁巢在最初的一个月几乎是“遁地”生活,地面上毫无迹象。怎么找到它?有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方法,撒上香肠、鱼片,薯条也奏效,可以吸引红火蚁取食。
不过,吕利华直言,入侵生物小范围发生时可“一举消灭”,一旦扩散,要100%消灭已不太可能。拿红火蚁举例,它进入到一个新地区的前期隐蔽性强,地下活动难以找到。且它有一个特征:多蚁后。一个蚁巢里有几十个蚁后。100个蚁巢消灭了98个,2个还能继续繁殖。
红火蚁在南美洲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因为它在那里有“天敌”。不过,专家表示,培养“天敌”对付外来生物,引进或是培育新物种程序繁多,要考虑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操作起来实属不易。
灭蚁两步法
1.饵剂。如把药剂溶解在食用油中,与饼干或面包渣混在一起,配成红火蚁喜欢的口味,放在蚁巢附近。红火蚁是社会性昆虫,个体间喜好交哺,饵剂的毒性不会立马生效,工蚁找到吃的就带回蚁巢,然后嘴对嘴传递,而最终杀死蚁巢中的“老大”——蚁后。
2 .灌巢。就是把药剂兑水,再往蚁巢上浇灌,针对单蚁巢防治,应急防控时使用最好,特别是在公园、学校、医院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