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名涉毒犯罪青少年获“附条件不起诉”,团委青少年服务中心将长期跟进帮助。
4月25日,阿玲被接到12355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心理咨询师一起做游戏放松。
去年底,今日一线栏目曝光斗门区白蕉镇社区美沙酮治疗中心门口有人贩毒,其“客户”就有青少年。是否有方法对涉毒犯罪的青少年进行帮教?斗门区检察院和珠海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做出了尝试。斗门区检察院首次对两名贩毒青少年阿玲和阿杰(化名)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青少年服务中心则将一直跟进帮助他们彻底走出歧途。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金湾也发布了毒品犯罪调查报告,近一年涉毒案件显示,不少贩毒者将患艾滋病、癌症等重病当成了“护身符”。
斗门:首次对贩毒少年附条件不起诉
今年6月,斗门区检察院对两名贩毒青少年阿玲和阿杰(均为化名)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此前,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的秘书长宋连宝多次进入看守所,与阿玲谈心。4月25日,阿玲取保候审。
斗门区检察院袁冬华检察官告诉记者,斗门区每年都会有几例青少年贩毒案例,今年是第一次对贩毒青少年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希望给他们一个机会。起诉的话,会判一年以下徒刑。如果在一年内有行政违法或犯罪,则一并追诉。”
袁冬华说,与团市委合作,共同关心失足青少年,是很好的尝试。“预防青少年犯罪,执法机关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两个涉毒少年都住在斗门,宋连宝多是电话联系。斗门暂时也没有合格的社工或机构跟进,宋连宝也表示“力量有限”,他说预防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金湾:艾滋病成毒贩“护身符”
此外,金湾区昨日发布了毒品犯罪调查报告,从近一年受理的122宗涉毒案件中,发现了三个明显的趋势。大量涉毒案件显示,不少贩毒者将自身感染的艾滋病、癌症等重病当成“护身符”,因羁押场所通常不予收押,有恃无恐,反复大量贩毒。
报告指出,三个明显的趋势中最突出的是以贩养吸现象。其次,不少贩毒者把艾滋病、癌症当成“护身符”,疯狂贩毒。羁押场所不收押他们,法院作出监外执行决定后,社区矫正部门监管难度大。此外,有些未成年人涉世未深,受他人甚至亲友利用;有些女性沾染毒品,为保证毒源自甘堕落,与毒贩同居。金湾法院近一年受理的122宗涉毒案件中,140名贩毒者中未成年8人,女性14人,还有极少数大学生为挣外快假期贩毒。
案例
1
在看守所度过15岁生日后 阿玲回家开始新生活
帮男友带毒的阿玲取保候审回家,附条件不起诉规定,她一年内不得进KTV、酒吧,青少年服务中心希望有学校接收她
“俄好心痛,尔懂的。”把“你”字的偏旁加到“我”字上,这是阿玲在微信朋友圈的一贯做法。4月25日,阿玲羁押期满,取保候审,宋连宝带着“阳光使者”和阿玲的母亲到看守所接她,给她买新衣服。今年1月,14岁的阿玲不以牟利为目的,帮男朋友的朋友“带”了0 .58克冰毒被抓。其男友现正接受强制戒毒。
帮男友带毒被抓
阿玲贩毒时已经辍学,在酒店前台打过工。认识了吸毒的男友后,在一次“义务”带毒中被抓。阿玲在看守所度过了15岁生日,出来那天,周遭世界似乎又有点新鲜:她对记者的单反相机感兴趣,拿过去试试;她说喜欢街舞,想学;她最想取回手机,里面有她最喜欢的照片。
然而,阿玲不肯回家,寄住在朋友那。朋友为了等她出来,推迟婚期,她一定要做朋友的伴娘。宋连宝说,这是青少年的典型特征:对朋友讲义气、对父母叛逆。“羁押期间,父母没有去看望她,但小伙伴去过。”
她说回家也一样
对于宋连宝来说,阿玲是个棘手的案例。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关系紧张,孩子辍学不在家住,父母毫无办法。阿玲还有着青少年的敏感和自尊。他坦言,起初他对帮教的难度认识不足,“我对她缺少真诚、信任和尊重,一开始并不顺利。”有一次他还被阿玲放了鸽子。宋连宝吓唬阿玲说:“那我不管你了,检察院要起诉就让他们起诉去吧。”听闻此话,阿玲不再回复宋连宝的短信。“她不喜欢有压迫的感觉。”宋连宝主动向阿玲道歉。6月13日,宋连宝、阿玲及其父母一起去斗门检察院领取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阿玲终于回了家。决定书规定,阿玲一年内不得进入K T V、酒吧等场所,不得与男友联系,定期到检察院报到。
如今,阿玲在家做点家务、上网、看电视等,被禁止出门。在家比在看守所自由吗?她答道:“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还变胖了。”宋连宝说,“9月如果能找到学校愿意接收她,可以结案,但我们还会长期关注。”
专家观点
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键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17岁的阿杰因为贩卖0.88克冰毒被抓,也获得“附条件不起诉”。父亲忙于工作,父子沟通很少。阿杰渴望温暖,在学校里甚至有点讨好同学,“朋友”很多。一次他认识了一个社会青年,对方要求他带毒品,他就做了。阿杰出来后,父亲把他带在身边学做糕点,每月有2000元工资。宋连宝说,阿杰有点自卑、敏感,和父亲的关系也不亲密。在他的建议下,他全家一起出去郊游,重新融合。
宋连宝认为,青少年犯罪,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和教育制度的“病”。父母忙于生计,与子女沟通少,青春期的孩子不满父母表现为叛逆,对社会不满就可能犯罪。“有的中学,班级平均分与老师奖金挂钩,有的老师们即便知道学生中有贩毒的现象,也无心、无力、无权去管,因为帮助一个问题学生,比培养一个尖子学生,更耗费精力。”
2
艾滋病夫妇抓了又放放了又抓
39岁的梁军与妻子周燕是一对瘾君子,为了筹集毒资,夫妻双双开始贩毒,2009年左右交叉感染艾滋病。
金湾区法院介绍,2009年和2010年,二人先后因参与贩卖毒品,被分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和二年多,但因患有艾滋病,两人都监外执行。但从2010年至今,二人多次贩毒、吸毒,被判刑,几次被责令社区戒毒。2012年2月,二人背着刑期,继续贩毒,开车在红旗镇与一名瘾君子交易毒品,被人赃俱获,警方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但2012年3月至2013年落网期间,梁军又两次被发现交易毒品。
2013年4月,警方再度将这对夫妻抓捕。金湾法院近日审理判处梁军有期徒刑六年,妻子周燕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3
无法强制戒毒 肝癌毒贩被监视居住
患上肝癌,对于47岁的毒贩周兵,是一道“护身符”。金湾法院介绍,周兵老家开平,跑到珠海高栏港讨生活,靠赌博、吸毒打发时间,近期,他发现患上重症肝癌后开始变本加厉,2013年6月15至17日三次在珠海高栏港东大道附近贩毒,17日傍晚在一次贩毒时,被民警抓获。警方对周兵作出强制隔离戒毒二年的行政处罚决定,和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但因周兵患有严重肝癌,不能执行,决定监视居住。
法院近日审理该案,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不过,法院坦言,是否收监执行同样面临难题。
链接
什么是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
是指对一些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检察院决定暂不起诉,对其进行监督考察,根据其表现,再决定是否起诉的制度。
相关新闻
平沙派出所今年破获涉毒刑案上升36 .84%
南都讯 平沙派出所禁毒工作给力,今年以来,破获涉毒刑事案件和刑拘涉毒犯罪嫌疑人均比去年上升36 .84%。平沙派出所昨日发布数字,称与去年同比,查处涉毒行政案件上升11.11%;强制隔离戒毒上升13.16%;执行社区戒毒/康复上升16.67%。近日,平沙派出所还走进社区、学校,共派发防毒宣传单张、手册20000多份,为珠海一中平沙校区、二中、三中的750名学生面授禁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