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海多名教师发帖质疑,官方称网帖内容大多不属实。
南都讯 平沙一中与珠海一中合作办学近两年,变革所引发的风波至今未平息。近日,有20多名原平沙一中高中部教师在一封未署名的公开信中质疑学校合作办学后分数线大幅抬升,不利于均衡教育,并列出多个问题,反对合作办学。昨日,高栏港区、珠海一中等予以公开回应,大部分投诉内容不属实。
公开信:质疑合作办学效果
平沙一中于2013年7月被宣布与珠海市一中合并办学,随后更名珠海一中平沙校区。相关人士表示,此举旨在打造一所重点高中,提升当地教育质量,进而为高栏港区重点项目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配套,吸引优秀人才安家落户。但这一教育尝试因为动了本地学生的奶酪,争议声一直没有平息。
12日,网友“wwqs6”在百度贴吧发布一封公开信,以珠海一中平沙校区原高中部教师的名义,反对此次并校。
公开信称,平沙一中被交给珠海一中托管后,分数线大幅提高,不利于教育均衡,每年整个高栏港区共有1000多名初中毕业生,但如今其中大部分都无缘该校,需要到更远的其他高中读书,有违“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质是只盯着分数。
公开信还质疑,为打造西区名校,珠海一中平沙校区这两年进行改扩建工程,众多建筑物均被拆掉重建,其中使用不足7年的建筑物有8处之多,价值2000多万元,诸如学校山道凉亭建成才6个月就被拆掉;刚建好的供水车间尚未投入使用也被拆,造成浪费,有违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关于“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和设备”的规定。
公开信还质疑,合作办学后,原平沙一中高中部28名教师遭排挤,被迫到初中教书,而珠海市一中每年安排本部几名教师到该校任教,名义上是轮岗、支教,不仅在原单位享受编制以及轮岗、支教的待遇,在职称评定上得到照顾,平沙校区每月还要补助这些教师5000元。而合作办学后,港区每年还提供500万元联合办学经费,他们担心这笔钱被私分。
16日上午,平沙一中原高中部的12名教师代表出面接受了南都记者采访,并证实上述网帖系他们所发。“对于珠海一中派到平沙轮岗的教师一个月补贴究竟有多少?我们不负责财务,也只是内部打听的数字,可能不准确,但希望学校能够公开费用开支,接受上级审计。”上述教师代表说。
官方:今年预留20%学位给本地生
昨日,高栏港区政府、市教育局、珠海一中三方一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就珠海一中平沙校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也对目前平沙校区遭遇的部分质疑进行了回应,称网帖大部分不属实。
珠海一中校方介绍,今年8月,珠海一中平沙校区改扩建工程预计将完成,9月将迎来新生,改扩建后的新校园办学条件将达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标准。学校建设完成后将按照每年级20个班级设置,其中将留20%给具有港区户籍且在港区所属中学就读,在统招分数线以下的学生,其他招生名额是全市统考,平沙本地考生也可与全市其他学校学生一起公平竞争。
针对有市民质疑,为提高本地教育质量,当地投入3亿元将原平沙一中改造为珠海一中平沙校区,但向本地生源的倾斜不够。平沙校区负责人回应,对于那些因为合作办学招生分数线提高,原来可以考上珠海一中平沙校区的本地考生,现在考不上了,可能要到其他中学等外地高中就读的现象,属于教育资源提升后竞争的正常现象。
高栏港区负责人则表示,会在初中和小学教育上加大投入,“这样才会让更多学生考上好高中”。
当地还提供了一组数字,称2014年,高栏港户籍中考学生人数481人,被全市5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录取的学生有116人,市一中平沙校区录取160人,当地当年享受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优质教育的学生人数为276人,远超2013年的115人,更多人受益了。
焦点
1 停办普高有违政策?答:不违反有关政策
针对网帖中提出的“停办普通高中,违反国家教育政策”问题,高栏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栏港经济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港区成为珠海城市格局中的重要城市功能组团,民生福利、幸福指数总体接近香洲主城区水平”。因此,建设一所与港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平沙一中与市一中合作办学,是完全依照国务院、广东省关于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求来的,完全符合国家政策。
2 拆除原有校舍浪费?答:拆的几乎都是危房
对于教师质疑平沙校区改扩建当中拆毁仅使用几年的建筑是浪费的质疑,上述负责人回应,目前拆除重建的建筑均已在之前就被权威部门认定为危房,仅有一栋被拆除的实验楼被评定为“可维修后使用”,但因为整体规划需要,也将实验楼拆除重建。
3 28名教师遭排挤?答:是他们自己不愿报名
针对教师网帖质疑28名高中教师遭排挤,被迫到初中教书的说法,高栏港区负责人介绍,合作协议签署后,该区社会工作局和市一中先后组织3场次的招聘工作。首先面向原平沙一中高中部教师组织了考调工作,在充分尊重教师个人选择的前提下,共47名教师自愿报名参与考试,45人顺利通过考试调入市一中平沙校区,但高中部还有28名教师没有报名,当地本着“人人有岗、待遇不降”的原则,在区内统一调配予以安排,不存在强制转岗的问题。
接受采访的教师代表证实,是他们自己不愿报名,原因是反感学校的做法,但当地让曾经教高中多年的他们只教初中学生是浪费人才。有教师直言,不适应。
4 发补贴合理吗?答:发一定补助合情合理
对于学校给珠海一中香洲校区派到平沙校区任教的教师发放交通补贴的问题,高栏港和市一中相关负责人回应,这些老师前来平沙校区支教,并非珠海教育系统的“强制轮岗”,而是作为高栏港区和珠海一中合作中教师支援的一部分,这些老师每天从市区往返,发放一定补助金合情合理。
南都记者获悉,根据高栏港区与珠海一中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港区每年提供联合办学经费,用于两校补充办学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必要的劳务补助,教师补助正是从这笔经费中支出。但对于该笔经费开支使用是否可以对外完全公开,高栏港区负责人则表示,该区对此享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