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培育高新企业。
明年起连续三年每年至少花2000万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计划到2017年底珠海高新技术企业达6 5 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任务目标将作为官员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南都记者近日走访多个部门获悉,珠海就创新驱动再“放大招”,目前已形成培育高新科技企业的初步工作方案,将于近期决策出台。
今年要培育企业266家
高新技术企业是地方经济转型增长原动力。据统计,2014年珠海全市共有346家,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32 .8%,居全省第二。而此次《工作方案》则提出更高目标,表示到2015年、2016年、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需达到420家以上、540家以上、650家以上。
记者获悉,为达成目标,各区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汇总形成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并推荐进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使得入库企业尽快成长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工作方案》指出,到2017年底,全市累计培育企业不少于1000家,同时《工作方案》中也提到,今年广东省分派给珠海的目标是,培育企业要达到266家。记者了解到,对于培育企业的选定,将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按照相应的条件进行筛选,“主要是筛选出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尚未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进行培育。”相关部门负责人称。
目标数承包到“区”
珠海目前这346家高新企业,包括横琴自贸区3家、香洲区116家、斗门区31家、金湾区55家、高新区106家、高栏港区、保税区分别有25家和10家,万山区则为0。
记者了解到,为在2017年底达到650家以上,目前珠海市科工信局根据各区经济规模、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等制定了目标任务分解表,将企业目标数承包到“区”。
按照目标任务分解表,正在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新区,目标总量是达到190家,增长80%;处于产业转型期的香洲区,目标总量是180家,增长57%;具备较好产业基础和园区资源的金湾区、斗门区、高栏港区,目标是分别达到110家、65家、50家,实现倍增;目前基数过低但具有政策叠加优势,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横琴新区,目标总量为80家;保税区由于政策、空间限制,定在15家;正在建设珠海(万山)海洋科技示范园的万山区,需要实现突破,目标为10家。
另外,《工作方案》表示,高新技术企业在三年有效期内发生市内迁移的,仍按照原认定所在区统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认定一件高新技术产品补千元
参与培育的企业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会获得相应的补贴。《工作方案》称,对当年通过认定、复审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市财政局会补助10万元;企业每认定1件高新技术产品,补助1000元,单个企业年补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
同时,还鼓励各区出台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扶持。比如在横琴,企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率,引进的港澳人才可以实施“港人港税、澳人澳税”,还有自己的人才政策等。
《工作方案》表示,各级专利资助资金会优先支持列入培育库的企业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大力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等;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购置研发设备、检测设备给予资金扶持,还对其承担国家、省技术创新项目按比例予以配套。
此外,会落实高企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等普惠制政策,提高高企在市、区各项财政支持项目评审中的权重分值。
天时地利,当然还得有“人和”。根据《工作方案》,珠海将会完善高新技术培育服务体系,比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将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专职部门,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做好高新企业培育辅导、咨询服务、申报受理和统计等相关工作。
同时,科技、财政、税务等多部门联动,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重点为企业提供政策解析、材料组织等辅导服务;还与具备专业能力的科技服务机构,帮助企业提高研发费用辅助账设置、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能力。
而为了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高新技术企业目标任务被纳入各区(功能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对各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分评价的重要依据。
比一比
珠海补贴领先珠三角部分城市
据了解,广东省科技厅准备3年拿出60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省内各个市也出台了自己的补助政策。珠海与之对比,支持额度相当,补助范围和条件较为宽松。
其中,佛山市对当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助10万元;当年通过复审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助8万元;企业每认定1件高新技术产品给予补助1000元。
中山市对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助10万元;对通过复审(含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助5万元;企业每认定1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给予补助1000元。
而珠海,无论是认定、复审或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补助都在10万元,另企业每认定1件高新技术产品,补助1000元。
企业声音
政策有利于企业创新
珠海飞企软件有限公司名列2015年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其总经理袁志远告诉南都记者,珠海有良好的IT基础与企业创新氛围,发展程度仅次于广深地区,珠海市相关财税、人才等配套优惠政策较为到位,有利于中小IT公司的成长,今年飞企软件将会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如在智慧园区移动运用上(辅助提高社区科学规范管理)投入2000万元进行研发。
珠海博康药业有限公司同样名列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其相关负责人陈嘉琦对南都记者表示,珠海生物医药行业实力雄厚,有丽珠、联邦制药等医药龙头实力强进,带头创新工作,博康也不甘“落后”,加大研发比例,“每当一个政策下来后,金湾相关部门会组织我们培训,讲解政策,让我们有的放矢”。她指出,2015年公司会丰富产品的种类。
专家观点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姝:
应在高校大力宣传人才政策
在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姝看来,珠海高新技术企业众多,创新基础较好,政府导向也明确,特别是横琴升格自贸区后,加强与澳门的创新创业合作,能够支持珠海长期发展。珠海不仅有格力电器、中航通飞等行业龙头企业,还有多所高校和南方软件园、清华科技园等科研平台,为创新推动提供了岗位、人才、技术支持等。
孙华姝也指出,人才是珠海目前创新发展的瓶颈,需要多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其实,外界并不太知晓珠海引进人才的相关优惠规定,比如我,2012年底调到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来之前根本不知道落户、补贴等政策,政府相关部门服务窗口也没主动告知,从而错过了申报机会。”
孙华姝建议,服务窗口对外来人可以主动告知人才政策,珠海就业岗位与日俱增,珠海高校也可加大人才政策、创业补贴等方面的宣传力度,留住更多在珠海学习的省内外学子,参与到珠海大建设中来。
(南方都市报)